《銀閣寺》

在介紹銀閣寺之時,很多時會一同介紹《哲學之道》。

由於通往銀閣寺其中一修主要路徑;
就是哲學之道,
所以我會在最後的「番外篇」才介紹哲學之道。

銀閣寺相對於《金閣寺》金碧輝煌的外表;
是一間截然不同的寺廟,也不要以銀閣寺是銀色的寺廟。

銀閣寺的正名叫「慈照寺」,是東山文化的代表建築;所以又叫「東山慈照寺」



在文明14年(1482年)開始建造的銀閣寺,
現己列為「世界遺產」並視為日本國寶。

在進入了銀閣寺的大門後,
會經過一段「參道」。

這「參道」是由石垣、竹籬笆及兩三層高的植物圍牆所組成,
據說是分隔「現今塵世」與「淨土」的庭園設計。

「參道」

在售票處購票後,
職員會給您一張「靈符」。

原來這張靈符就是銀閣寺內觀音殿的「平安符」,
亦是銀閣寺的入場卷。

靈符入場券

銀閣寺不是因為有銀箔的建築而被稱為銀閣寺的。
(據說寺院主人「足利義政」曾計劃以銀箔裝飾。)

銀閣寺整個寺院內有一觀音殿,稱為「銀閣」,
後來人們便把整個寺院俗稱為「銀閣寺」。
(正式名字為「慈照寺」)

觀音殿(銀閣)

古時夜晚無得上網,看電視,
娛樂之一是「賞月」。

觀音殿外圓錐梯形的沙堆名為「向月台」,
向月台前的沙灘名為「銀沙灘」。
兩者都是用來反射月亮光線進入室內以供賞月之用。

為要反射足夠的光線,
向月台及銀沙灘內的白沙;
均是用花崗岩打碎的京都「白川沙」堆成;
以提高光線的反射率。

地下的「銀沙灘」的條紋是由工作人員定時刻畫上的,以反射月光的紋理

在鄰近的另一建築;
便是列為日本國寶的「東求堂」。

它是當時的佛堂及茶室,
特色是濃縮了日本設計學上「侘與寂」的美學設計。

至今大部分日本的書院及草庵茶室的設計都是用上它的建築風格。

又一國寶「東求堂」  是當時的佛堂及茶室,為現存最古老的書院

 「東求堂」

錦鏡池北邊的「東求堂」

「方丈(本堂)」前也是大幅銀沙灘

不知什樣,日本人也有個像中國人的習慣性。就是只要拋硬幣落在石頭上,所許下願望便會成真

工作人員是以人手及夾子來清理細小的雜草

「洗月泉」

「茶之井」的泉水當時已經被寺院主人「足利義政」用以泡茶。

要知道日本茶道用水之要求極高。
所以若這裡的水質不是上佳之選也不會用來泡茶。

時至今天,這茶之井之泉水仍用於寺院的茶會中。

「茶之井」

「茶之井」

從寺院後方小徑可通往「展望台」。

「觀音殿」及「方丈(本堂)」

在小徑上有一告示牌,
指示出山上有棵受廣島原爆後輻射影響的梧桐樹位置。

原文:
“You can see a Chinese parasol tree (Firmiana simplex) on the forward hillside.  It is one of the descendants of the tree which was exposed radiation when the atomic bomb was dropped on Hiroshima”

大意是受到輻射影響的梧桐樹仍努力活著至今,
敬示世人核武的問題及世界和平的重要。

原爆後的梧桐樹

遠眺那顆「受了偒」的梧桐樹並反思一下現今的日本

草菇!?

【番外篇】

上文亦有提及《哲學之道》是其中一個通往銀閣寺的路徑。

往右走便是《哲學之道》

 有《哲學之道》的中、英、日、韓文字解說

《哲學之道》是「日本之道百選」之一。

在櫻花季節,兩旁滿佈櫻花的情景可以在相片中見到。
而昔日如「西日幾多郎」的日本哲學家在這散步的情景;
或可在書本中讀到。

如今,我就什麼也看不到,想像不出來。
反而,兩旁的飾物店、小食店則吸引著我。

哲學之道

樱花未開之時,
請加多一點點想像力吧!

櫻花花蕾

哲學之道兩旁

水渠內還有鯉魚

這類手信店,一看無妨

雖然價錢貴上一倍以上,但感受一下氣氛還是可接受的

這類的「吉士賓」是我的「賣飛佛」(My favourite)。

300円一個的吉士賓

個人意見,「吉士原味」好食過「抺茶味」

告示牌上的「不要放瓶水」或 “Do not put this tea in the canteen”,
大概是「不要添茶至私人水樽」。

尤其是身在異鄉,請尊重別人。
不要失禮自己,失禮中國家。

免費自助開水/清茶

要往銀閣寺,在京都駅外,
乘搭 D1 路線的觀光巴士到總站下車便可。

D1 路線的觀光巴士

京都市內巴士全部劃一收費(不論路線及不論站數多少)

【INFO】
銀閣寺

地址 | 606-8402 京都市左京区銀閣寺町2
電話 | 075-771-5725
時間 | 08:30 ~ 05:00(夏)
官網 | http://www.shokoku-ji.jp/g_announcement.html
交通 | 京都車站搭5號、17號、100號巴士